纏一縷春色繞指尖,綻非遺芳華
晉江市文化館2025-03-06 05:34

閩南纏花
閩南纏花,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氣息,它源自于中原漢文化的簪花禮俗,又稱為“春仔花”,在閩南語中“春”與“剩”諧音,寓意著年年有余、吉祥如意,不僅是閩南地區(qū)獨特的民俗風情,更是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
活動回顧
2025年3月5日上午,為慶祝“三八”國際婦女節(jié),傳承閩南非遺技藝,晉江市文體旅局工會聯(lián)合晉江市文化館工會、晉江市圖書館工會舉辦“巧手生花,綻放芳華”閩南纏花手作體驗活動,讓工會職工在動手實踐中感受閩南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,共度溫馨節(jié)日。





本次活動邀請到了閩南纏花工藝美術大師柯昌云老師。柯昌云老師先是給大家介紹了纏花的起源、特點和技法,接著親自示范纏花的基本步驟,從劈線到纏絲,從續(xù)線到收尾,讓大家對纏花技藝有了更直觀的認識。


隨后,大家紛紛動手實踐起來,將彩色絲線一圈圈地纏繞在鐵絲和卡紙上,形成花朵、葉子的形狀。
這一過程看似簡單,實則十分考驗專注力和手眼協(xié)調能力,需要雙手緊密配合,用力均勻,在方寸間靈活地交錯纏繞。許多學員在初次嘗試時都遇到了困難,在柯昌云老師和助教老師手把手的指導幫助下,逐漸掌握了技巧,一步步完成了自己的纏花作品。


這次活動既豐富了干部職工的文化生活,也讓傳統(tǒng)非遺技藝被更多的人看到,被更多的人傳承,繼續(xù)綻放璀璨的光芒!
標簽:
編輯:曾泓銘